欢迎进入华体育会在线登陆官网!
案例现场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体汇体育app > 制砂机设备 > 河卵石制砂机

新的一年新的热词播报

来源: 河卵石制砂机 发布时间: 2024-07-30 10:20:16

  “596科技热词”是“596云网”利用全球主动发现技术分析出的十大科技热词,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特定时间段内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信息,让创新主体方便、快捷地掌握科技动态!

  经过近一年的优化,热词系统各项功能都有所提升,筛选机制更加合理,筛选结果更加精确;热词君也对展现形式进行了重新设计!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2016年1月,中国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获得国家批准立项。任务要求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计划于2020年7-8月间择机发射,2021年登陆火星。

  2020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明确计划通过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天问一号由一部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

  2020年7月22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对外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信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0年8月2日,天问一号第一次轨道修正,3000N主发动机首次点火工作,并进行了性能实测。

  2020年9月20日,天问一号第二次轨道修正,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在轨验证了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2020年10月28日,天问一号第三次轨道修正,8台25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并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在轨标定。

  截至2021年2月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飞行里程已超过4.5亿公里,距地球约1.7亿公里。

  2021年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

  2021年2月15日17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探测器上的3000N发动机点火工作,将轨道调整为经过火星两极的环火轨道,并将近火点高度调整至约265公里。

  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

  张荣桥,1988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1990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长期工作在航天科技一线,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孙泽洲,1988年进入南航电子工程专业读书。毕业后,他随即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2004年任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2008年任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后担任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以及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

  董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进入舱总体主任设计师。

  2月10日,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九,北京时间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任务成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大家肯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毅力号”达到火星就直接着陆,而早一步到达的“天问一号”却要先在火星轨道环绕三个月左右,然后再着陆呢?这是因为,首次探测火星的我国选择了不同的方案,要在一次任务中完成“绕、着、巡”三步。正因为使命特殊,既有环绕器又有着巡组合体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了人类向火星发射的最重的探测器之一,达到5吨多,同时最宽直径4米左右,高度超过4米。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张玉卓,洁净煤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长期从事能源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

  王金南,环境规划与管理专家,国家环保专业方面技术领军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是做环境规划、环境经济和环境政策研究。截至2019年6月,先后担任国家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等6个专项总体组专家、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主席等20多个学术机构职务。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表示,为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制订实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为抓手,强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部分地区碳排放率先达峰。具体将采取以下举措,包括: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施终端用能清洁化替代,鼓励推行国际先进的能效标准,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能源替代,加大绿色低碳改造力度;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和零碳示范区建设,引导社区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强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风险评估与应对,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战略,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快速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立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方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核电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截止2020年11月,我国大陆建成47台核电机组,核准及在建16台机组,变成全球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按现有63台机组测算,每年我国核电将为国家节约1.25亿吨煤炭,减排二氧化碳4.37亿吨,相当于1790万亩森林减排,约等于天津市面积森林的减排量。张明认为,随着我们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动,碳交易体系将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将更加活跃。目前,风、光等零碳能源已纳入碳交易体系,核电属于优质零碳能源,对碳减排具备极其重大贡献,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碳交易体系,丰富碳交易产品品种,彰显各类能源公平性。

  近日,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提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其中,上海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此前,中国已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除了上海,江苏同样提出了“率先达峰”目标。在去年底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对2021年工作划重点时,特别指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他表示,作为经济大省,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广东省也提出了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但未明确达峰年份和总量。《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的建议》提出,“制订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有专家提出,“十四五”期间,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及西南一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富集区,应研究和规划率先达峰,这样才可以为全国范围的达峰创造有利条件。

  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ECO。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发达的农业、建设富庶的农村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陈良彪,现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三农”问题调研和“三农”政策文件起草工作,对粮食安全、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专题有较多的资料积累和理论思考。参加编写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主持编写了《中国政府实施罗马宣言行动报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FAO项目2项、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项目5项。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学习与探索、改革、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2001年和2003年,两次参加OECD学术会议讨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转型问题,提交的论文分别入选大会论文集公开出版(英文)。参加13部专著中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2003年以来,连续参加12个中央1号文件的起草工作,并参加起草有关“三农”问题的重要讲话。同时,撰写了一些讨论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受到的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对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有关政策,发挥了决策参考作用。

  王忠海,大学毕业后在农业部政策法规司从事政策研究工作30年,在《经济研究》和《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及调研报告逾百篇。数十次参与部级以上领导同志的讲话、文稿等起草工作,连续十多年承担农业部每年的“一揽子”政策建议(报送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的研究提出,是最初五年(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主要撰写人员。对粮食等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工农产品“剪刀差”、通货膨胀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均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有数十篇研究成果得到批示。

  刘兴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职。主要是做全国湿地和东北区域农业研究。多年来,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主持有关农业自然资源复查、沼泽湿地生态工程建设、低湿农田水土调控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及部委重大任务,担任该区国家科技攻关的专家组长;主持了“中国湖沼系统调查与分类”项目;担任全国湿地调查专家委员会主任。是我国湿地学科具有突出成就的学术带头人。首创了沼泽湿地稻-苇-鱼复合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开辟了沼泽的定位生态研究,完成低湿农田治理、区域生态保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项重大成果。主编了《沼泽学概论》、《东北湿地》、《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松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等专著1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5项。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月21日,《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格外的重视。文件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文件设定了具体的目标任务。2021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里的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贵州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6位首席科学家齐聚遵义,分享最新科研成果。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科学技术创新正成为贵州为农兴农强农富农的关键一招,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智慧支撑。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焦仁刚介绍,目前,贵州已建有省蔬菜、中药材、肉牛等16个产业技术体系,以及16个产业研发技术中心、40个功能实验室、58个综合试验站,形成“首席科学家+功能实验室+综合试验站”的体系框架,科学技术创新逐步挑起了贵州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方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层次地融合。能预见,我国农业农村在“十四五”时期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任务。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

  姜楠,主要是做光伏发电技术及电气检测技术的研究,负责筹建大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承担及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此外,参与编写了国家能源局《能源科技与装备“十二五”规》,参加修订了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并网光伏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作为光伏发电分支副主编参加了《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修编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EI收录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张军军,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太阳能发电试验与检测室主任,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主要研究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及光伏发电产品检验测试技术,主持建成世界最大检测容量的1.35MW光伏逆变器检验测试平台,建成世界首套6MW级光伏发电站现场移动检验测试平台和分布式光伏电站车载移动检验测试平台,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主持编制光伏发电检验测试领域的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完成了光伏并网检验测试标准体系建设,承担多项国家级光伏并网技术探讨研究科研项目,先后荣获中国电力创新一等奖、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翟永辉,高级工程师,光伏产品检验测试专家,国家计量认证评审员,国家合格评定委员会技术专家,IEATASK13委员,国家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专家委员会测试认证分会特聘专家。现任中科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验中心副主任兼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翟永辉长期从事光伏产品部件及光伏系统的检测技术、检验测试标准和检测设备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主持和参加国际、国内多个质量控制项目及科研项目。参与编写各类标准20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

  1.预计2025年光伏逆变器替换需求将达到37GW,总需求将达到303GW

  光伏新增装机量从2014年的38GW上升至2019年的114.9GW,而逆变器出货量也由2014年的38.7GW上升至2019年的126.74GW。在全球各国碳中和政策下,光伏装机量有望保持快速地增长。经预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在2025年有望达到266GW,这将极大拉动对光伏逆变器的需求。光伏组件的寿命一般在20-25年,而逆变器中的IGBT等部件寿命在10-15年左右,在组件的寿命周期中,至少要换掉一次逆变器。跟着时间推移,逆变器更换需求将迎来爆发,且随着储能逆变器优势的显现,全球储能逆变器的出货量也在持续增长。2019年,全球储能逆变器出货量上升至3.6GW,同比2018年增长20%。预计2020年全球储能逆变器需求将达到4.5GW,并保持20%以上的增速增长,至2022年,全球逆变器出货量有望达到7.1GW。

  今年1月底到2月初,多家逆变器厂商先后发布声明,宣布适配210超高功率组件的逆变器落地上市,并将于2021年3月进入量产,保证供应匹配210超高功率组件的逆变器,且与其他型号逆变器价格保持同一水平。包括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上能电气、阳光电源等在内的逆变器厂商均做出类似表态。华为表示,将于3月底量产充分匹配210组件的逆变器(型号SUN2000-196KTL-H3),顺应210组件慢慢的变成为主流的市场,逐步降低光伏电站LCOE。210硅片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是由于当硅片变大时,会存在“通量效应”和“饺皮效应”,最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组件单瓦成本的降低。这也符合新能源行业不断降低发电成本的初衷。除了逆变器以外,光伏产业链别的环节针对210产品的适配情况也正有逐步完备。例如,爱旭股份此前在投资建设义乌年产10GW高效单晶硅电池项目时表示,该产品规格全面兼容210及以下尺寸。

  近日,特斯拉正式推出了首款自研光伏逆变器!自2016年收购SolarCity以来,特斯拉一直提供自己的太阳能解决方案,除了加大光伏屋顶的建设规模,储能用的Powerwall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使用Delta和SolarEdge的逆变器,并没有完全自研。现在,特斯拉正式推出了自研的首款“特斯拉太阳能逆变器”,终于补足该公司家用太阳能系统的短板,可直接将太阳能逆变为交流电以供家庭使用。据悉,特斯拉自研的光伏逆变器基于Powerwall2技术,拥有Wi-Fi、以太网和蜂窝连接以及无线更新等功能。Powerwall以及Tesla应用程序集成,提供3.8kW和7.6kW两个型号。逆变器尺寸为26×16×6英寸(66×41.1×15.8厘米),重52磅(约23.6公斤),原厂提供12.5年(150个月)的超长质保。此外,凭借高达97.5%的效率,特斯拉光伏逆变器足以替代早前使用的Delta产品(仅97%),但距离SolarEdge的99%效率还有一定的追赶空间。

  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

  徐樑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高性能聚丙烯腈(PAN)碳纤维的科学技术研究,参与了国家相关PAN基碳纤维科学技术探讨研究的所有科技计划。基于PAN/DMSO间歇溶液聚合、一步法湿法纺丝工艺,在国内率先研发出二甲基亚砜溶液体系制备具有规整表截面结构碳纤维原丝的国产化技术,重新确立了二甲基亚砜原丝工艺路线在碳纤维国产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发展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基础。提出了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国产T700、T800级高强碳纤维的技术方向,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技术领域的空白,实现国产碳纤维制备技术的升级,支撑了高性能碳纤维的国产化发展。

  吕春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煤化所碳纤维学科带头人、研究员。从事碳纤维和碳质功能材料的研究,突破了T300、T700、T800系列碳纤维技术,实现了宇航级碳纤维的国产化,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奖励。

  余木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973”首席科学家、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东华大学轻质结构复合材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承担科研任务40多项,近5年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3项,已授权12项;发表了论文13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0多篇。近3年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邀请报告10次,作为共同会议主席,主办了“2009年国际高分子结晶讨论会”。主编《高分子化学》教材,主讲的“高分子化学”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7年1月入选上海领军人才。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石化所属上海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研发试产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碳纤维技术在各行各业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被看作氢能储运的重要技术,碳纤维技术的提升,将助力氢能产业的发展。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未来,上海石化还将进一步突破大丝束的极限,在持续减少相关成本的同时还要在大丝束高性能化方面不断进步。

  我国的碳纤维研发技术时间,其实和日本并没有差多久。我国最早的碳纤维工业,可以追溯到1962年,其实和日本碳纤维的研发时间很接近。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在1962年开始采用PAN原料研制碳纤维。但是在那个年代,中国却缺少相关的科学知识,因此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我国863和973计划中,将碳纤维列入重点研发项目,碳纤维技术在此阶段,终于开始有突破性进展。2002年,成立多家碳纤维研究企业,在自己研发的同时,也没放弃引进的机会,在花费巨大代价之后,我国才从日本东丽公司,引进了碳纤维T300水平的生产线年代的技术。最终,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终于突破日本的技术封锁,成功掌握了相当于日本东丽公司T300级别的碳纤维生产技术。实现这个级别的量产,足以满足一般的工业和休闲用品的需求,此后又开发出足以满足航空领域需求的T400。在技术上,中国光威复材公司,先后研发T700,T800碳纤维,并且已经在火箭发动机机舱上实验成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就此打破发达国家,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长期垄断。不久之前,我国又在T1000级别上实现突破。中国在高性能碳纤维上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达到日本等国的水平。

  VAIO宣布成为全世界第一家成功采用单向碳纤维大量生产3D碳纤笔记型电脑的公司。革命性利用以往只能应用于赛车工业的专业方面技术,打造出由极致轻巧碳纤维物料制成,重量不足1kg的VAIO Z。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英文代号为CR(China Rejuvenation),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其中,由CR400系列担当的部分车次是世界上商业运营时速最高的动车组列车。

  2004年,我国引进德国、日本等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组,在较短的时间里满足了百姓出行的需要。然而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和谐号”车型,由于标准不统一,不能相互连通,难以互为备用,提高了运营和维修成本。

  2012年,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中车所属企业设计制造,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

  2016年7月15日,“复兴号”原型车CRH-0207和CRH-0503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高铁上交会,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速度的世界新纪录。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CR400系列。

  2017年6月26日,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复兴号”双向首发。

  2017年9月21日,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CR400“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再次变成全球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2018年4月10日起,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CR400“复兴号”动车组开行数量增加。

  2019年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也将开始慢慢地替代传统普速列车在京沪线日,由乌鲁木齐开往库尔勒的首趟C8802次CR200J“复兴号”列车由乌鲁木齐站开出,标志着新疆也进入了“复兴号”列车时代。

  ,大理至丽江首次开行CR200J“复兴号”动车组,最短运行时间2小时08分。

  ,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旗下招标采购交易买卖平台发布3个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包含768辆用于16辆编组,170辆用于17辆编组,40辆用于高寒8辆编组,总计978辆。

  ,350公里智能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CR400BF-C型列车投入运营。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首次配属“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并在郑州东站发布中原“复兴号”的首发仪式。G806,G6613,G808,G370等陆续使用CR400BF-A车底担当。

  ,一列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抵达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担负即将开通的银西高铁旅客运输任务,这是该型号动车组在中国的首次上线日,“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朝阳动车运用所亮相。

  2021年1月15日早上9时,“复兴号”CR300AF新型动车组在贵阳北站始发。

  ,现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2004年开始主持研制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列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把复兴号打造成新时代的“国家名片”。参与统筹实施南北车重组整合工作,开创了国内两家同为“A+H”上市公司重组的先河,为央企重组和改革发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孙永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梁建英,现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4年,成为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研发设计项目的主任设计师;2008年6月,承担了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设计任务。2019年1月,被评为2018年度十大女性新闻人物。2019年8月,被评为“最美科技工作人员”。2020年10月,被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郭鹞,1977年12月出生,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时速350公里CR400BF“复兴号”动车组总体设计师,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特等奖、全国铁路系统火车头奖章等,2018年6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1月6日,我国新型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朝阳动车运用所亮相。该动车组采用了铬钼合金钢螺栓螺母、自动化防冻结功能制动、覆盖防寒材料的供排水管等技术、设备,可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运行环境。目前,这组动车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有望在我国高寒地区京哈高铁上线.单轨穿楼不算啥,“复兴号穿楼”景观独一无二

  作为“魔幻之都”,重庆凭借其独特的丘陵地貌,创造了许多建筑奇观,比如“单轨穿楼”的李子坝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而如今,重庆又出现了“高铁穿楼”的沙坪坝,在火车站上加“盖子”建设休闲购物场地,是国内首例高铁车站上盖城市综合体开发案例。其实,复兴号下穿的并不只是火车站,而是一个向地下延伸达47米巨大而复杂的建筑体。8层地下空间承担全部交通换乘功能,包括高铁换乘通道、轨道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站、停车场等,实现各交通方式“零换乘”。预计2021年底,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将联合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对出站旅客换乘地铁的流线优化,实现地铁对高铁旅客单向免安检,畅通“最后一公里”。

  1月15日早上9时,复兴号CR300AF新型动车组在贵阳北站始发,车次是D2809次,沿着贵广高铁驶往广州南,这是该车型首次在贵州载客运行,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首趟跨省开行的动车组。在操控性能方面,CR300AF与原有同速车型相比,起速性能好,提速快;制动性能更好,刹车更平滑;整车功率达到5460千瓦,更适合云贵高原地区的大坡道。而在操控台设计上,CR300AF充分结合人体工程学理念,更加人性化。座位标识采用LED电子显示,可与票务系统联动,更具科技感,全车实现WIFI覆盖,乘客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上网会更便利与快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科技”或“中国航天”,缩写CASC),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航天科技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在国资委中央企业名录序号中位列第2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主要是做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是我国唯一的洲际战略核导弹研制生产单位。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

  ,先后担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一院一部11室副主任、主任,一院一部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航天科技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荣誉称号,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荣誉院士。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全国质量技术一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2020年获得第十一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

  ,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82年8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现任国家某两个重点工程总设计师,兼任总装备部精确制导专业组副组长和《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作为我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管理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是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杰,运载火箭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研究员,现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1960年7月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籍贯山东莱阳。1983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1988年在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运载火箭导航制导控制技术探讨研究与工程研制工作。在火箭发射各种地球轨道、地月转移轨道及高可靠导航制导与控制方面,系统性解决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高了我国运载火箭高适应性发展水平;在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中,主持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研制和发射的技术决策,拓展了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能力。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对2020年全球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公布了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宇航计划。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在今年计划实施的宇航任务中,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天问一号、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等令人瞩目。

  自2002年以来,集团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立足陕西省洋县、太白县和河北省涞源县3个定点帮扶县的真实的情况,注重打造“科技+就业”的扶贫样板,落实了一批典型项目,为定点帮扶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集团公司3个定点帮扶县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近日,我国首个3.35米直径火箭长筒段贮箱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00所问世,经过各项检测和强度试验考核合格,基本具备工程应用条件。该贮箱采用了5米级长筒段,首次实现了国内近2米级筒段向5米级筒段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已初步掌握长筒段研制技术,火箭在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研制上又取得重大突破。特别的重要的是,生产效率可提高30%以上,研制成本可降低20%以上。该技术符合航天产品研制的发展的新趋势,是应对高密度发射任务、高质量保成功的有效途径。后续,该技术将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中。

  储氢材料(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一类能可逆地吸收和释放氢气的材料。最早发现的是金属钯。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法国梅斯大学客座教授,法国里尔大学访问教授。主要是做镁基复杂氢化物储氢材料,金属气相反应机理,纳米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以及纳米材料在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为主要作者在材料领域国内外著名专业杂志上发表70多篇论文,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主持特别研究员启动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教委创新重点项目,中法徐光启合作计划项目,参与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执行负责人),上海市重大专项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交大理工交叉基金(执行负责人)及航天科技基金等项目。镁基复杂氢化物储氢材料,金属气相反应机理,纳米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以及纳米材料在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

  ,主要从事抗肿瘤生物纳米载体制剂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首届高等学校优秀年青教师培训计划和省自然基金等科学项目。在国际顶级期刊等发表论文30多篇。近五年来,第一/通讯作者论文累计影响因子(IF)接近120。发表的论文被《Chemicalreviews》(IF:34.09)等引用。担任国际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和特邀审稿人。曾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参与人)、省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广东医科大学2014-2015年度“优秀青年教工”等30余项称号。刘建强博士研究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合成了新拓扑结构的储氢材料,氢气储存能力得到优化,大幅度的提高了材料储氢效率。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著名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上。

  武英,华北电力大学特聘教授。钢铁研究总院博士生导师。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常州)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国际期刊“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副主编,《钢铁研究学报》编委,全国氢能标委会委员和高温燃料电池委员会委员。主要是做氢能源材料、器件及供氢系统的研究工作,在高容量储氢材料以及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主持了多项科技部“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装备预研领域共用技术等项目。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著作2部。获得国家航天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当前,我国正面临能源安全和碳排放两大挑战,能源结构亟待向低碳、清洁、智能化的方向转型。氢能除了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还可应用于发电、工业及其建筑等领域,因此,将氢能纳入我国整个能源体系非常关注。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近日,Materials Today Nano、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期刊相继发表了储氢材料的相关研究,其中,固态储氢材料因其具有储氢密度高、工作所承受的压力适中、安全性能好等优势,被认为极具应用前景。日前,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指出,高密度储存和安全储运是当前整个氢能供应链中面临的主要瓶颈,而采用固态储氢将成为其破解之道。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者揭示出了双金属基氧化物NiMoO4和CoMoO4纳米棒对氢化镁吸放氢性能的影响机制。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邹建新教授团队使用了钼复合材料来改善了氢化镁(MgH2)储氢性能,即双金属基氧化物NiMoO4和CoMoO4来明显降低氢化镁的放氢温度并加快其吸放氢动力学。MgH2是最具应用潜力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其储氢密度高(7.6 wt.%)、资源丰富、可逆性优良。然而过高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缓慢的吸放氢动力学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纳米结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被认为可以大幅度降低MgH2的放氢温度并明显提高吸放氢动力学。

  核电机组是由反应堆及其配套的汽轮发电机组以及为维持它们正常运行和保证安全所需的系统和设施组成的基本发电单元。

  ,从事西德第一座研究性反应堆(FRM-2)换代紧凑堆芯中子物理方案设计工作。1986年9月回国后调任武汉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副所长,主管科研生产工作,负责并圆满完成我国进口的第一座商用百万千瓦级大亚湾核电厂蒸汽发生器役前检查任务,确定了该所在核电厂役前和在役检查方面的地位;领导研制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座自主建设的秦山核电厂原理性模拟机。1991年11月被选派赴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代表团任一等秘书,负责核电与核安全方面的事务。1994年10月离任回国,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核电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负责秦山三期重水反应堆核电机组引进谈判工作,以及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标准化设计工作。与此同时,负责军用核动力科研攻关技术协调工作。2004年8月负责筹建中核集团军工部,任军工部副主任(正局级)、中核集团高新工程办公室主任。现任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曾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文章,有英、德文译著。曾任电力百科全书核电和新能源卷第一版编委、第二版副主编。1994年被评为研究员,200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专家委主任,主要是做核能事业,参与过许多技术路线、堆型选择、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工作,主持过大量可行性研究及总体设计,组织并实施过很多自主设计及其重大技术方案的审定。

  李永江,1995年8月根据工作需要,奉调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总经理并任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务,承担首座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2×65万千瓦国产化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和组织管理重任,与同事们一道成功地把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应用于国内大型核电站工程建设项目中,使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得到一定效果控制,拓宽了极具国产化特色的商用核电站建造和管理之路。经过近六年的艰苦拼搏,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于2002年4月15日比计划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历史性跨越。

  东京电力公司2月28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这也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堆芯熔毁的三个机组中第一个移出所有乏燃料棒的机组。同样堆芯熔毁的1号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仍然保存着上千根乏燃料棒。东京电力公司计划接下来继续移出1号机组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392根和615根乏燃料棒。此外,东京电力公司还要取出三个机组堆芯熔毁后的数百吨核燃料残渣,这项工作更困难,目前还没有眉目。

  中核集团1月30日宣布,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1月27日发布的2020年1-12月全国核电运作情况(以下简称“运作情况”)显示,2020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49台(不含台湾地区核电信息),装机容量5102.716万千瓦(额定装机),全年共有2台核电机组完成首次装料,分别为田湾核电5号机组和福清核电5号机组。据了解,2020年全国累计发电量为74170.40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662.43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4%,占比为近五年之最。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全年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0474.1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7442.3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89.03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77.51万吨。其中,第四季度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962.29亿千瓦时,占四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79%。2020年,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比2019年同期上升5.02%;累计上网电量为3428.54亿千瓦时,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4.89%。

  钙钛矿是指一类陶瓷氧化物,其分子通式为ABO3;此类氧化物最早被发现,是存在于钙钛矿石中的钛酸钙(CaTiO3)化合物,因此而得名。由于此类化合物结构上有许多特性,在凝聚态物理方面应用及研究甚广,所以物理学家与化学家常以其分子公式中各化合物的比例(1:1:3)来简称之,因此又名“113结构”。呈立方体晶形。在立方体晶体常具平行晶棱的条纹,系高温变体转变为低温变体时产生聚片双晶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

  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淄博可降解塑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有机电子学与柔性电子学的主要奠基者,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材料与技术和有机电子与器件等。

  唐云龙,就职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自攻读博士学位起始终致力于新功能效应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界面结构设计、应变调控以及亚埃尺度结构分析,研究工作立足钙钛矿功能薄膜前沿科学问题,并已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e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Acta Mater、Ultramicroscopy、Sci Rep、Adv Mater Interfaces、J Mater Res等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24篇,并作国际会议口头报告2次;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博士后彭军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用聚合物钝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纳米级局部接触实现高填充因子》(Nanoscale localized contacts for high fill factors in polymer-passiva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论文。论文表示,其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方面取得了21.6%的效率,这是针对1平方厘米以上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世界纪录。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这种钙钛矿电池在阳光照射下,每平方米可以产生216瓦的电能。

  2021年1月11日,国际合作组织(包括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和U.T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能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基于带隙工程的高效钙钛矿/硅双层单片太阳能电池》(Efficient bifacial monolithic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via bandgap engineering)的论文。这项研究得出了双面单片钙钛矿/硅串列太阳能电池利用环境中的漫反射光反照率,使其性能优于单面钙钛矿/硅串列太阳能电池的结论。在论文结论中,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了如何利用双面性来提高钙钛矿/c-Si整体结构的性能。由于采用了较窄的钙钛矿带隙,具有透明背电极的器件结构依赖于反照率来增强底部电池中的电流产生,同时增强钙钛矿顶部电池中的电流产生。

  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新方法将这样一种材料的效率提高到了25.2%,甚至超过了当今典型硅电池的转化效率(通常在20%到22%之间),并为进一步的改进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刊登在了著名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据悉,研究人员通过在钙钛矿材料上添加一层经过特殊处理的二氧化锡导电层,这为电池中的载流子提供了一条改进的路径,并经过仔细修改钙钛矿公式,将其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效率提高到了25.2%。诚然,这几乎已经是此类材料的最高记录,使许多现有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相形见绌。然而,与硅相比,钙钛矿的寿命仍然明显滞后,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也正在研究改善这一短板的方法。

推荐产品
制砂机设备
破碎机设备

扫一扫关注我们
回到顶部